2013年5月12日 星期日

快思慢想 Thinking Fast and Slow (3)-過度自信

"黑天鵝效應是談人類在某些領域裡的錯誤,這個錯誤被科學主義和不增加知識卻只增加信心的資訊過多症給放大了"黑天鵝效應 (Nassim Nicholas Taleb) 
"江湖郎中提供許多大家所需要的陽性建議(要去做什麼),因為人們不珍惜陰性建議(別做什麼)黑天鵝效應 (Nassim Nicholas Taleb)

第三部 過度自信,跟黑天鵝效應中不斷談到的主題相互呼應-我們的系統一太會編故事了,它從僅有的資料中建構一個最好的故事出來,假如它是一個好故事,你就會相信他。

我無聊的時候,會看看第四台 90~100 的財經台,總共 10 台每台都有5位以上的"老師"全天候不斷講解,指數放兩旁入會跟老師選股保證賺的觀念,天天都會講解為什麼這支股票會漲,預測未來哪支股票會跌,引經據典、自信滿滿,不論基本面、技術面、獨特心法、專家軟體都拿出來說的頭頭是道。

真的是這樣嗎?那麼準確為什麼不融資融券自己拼下去買反而靠會員費過活呢?天花亂墜的自信心哪來的呢?


這邊 Kahneman 提出了一個名詞,hindsight bias (馬後炮偏見)
  • 編造過去故事的系統一是一個"找理由"的器官,當一個不可預測事件發生時,我們立刻調整對世界的看法來解釋這個驚奇。也就是說會編一個故事來解釋我們看到的事件,無論事實上證據是多麼的薄弱
  • 令人信服的故事會使人產生不可避免的錯覺,並低估了運氣在後果上的份量
  • 人們會過度誇張自己的正確率,不但誇張到自己早期的預測,還包括別人的早期預測
  • 它使得觀察者在評估決策品質時,不是從程序對錯來著眼,而變成由他的後果好壞來判定產生後果偏見 (outcome bias)當後果不好時,客戶通常責怪他們的代理人,"要小心不要落入結果的偏見,這是一個很笨的決定,即使最後沒事了,它還是一個很笨的決定"
  • 我們能了解過去的錯覺其實又更加深了我們的錯覺,使我們自以為可以預測未來

我們產生了判斷上主觀的自信,但這不是對這個判斷正確性機率的理性評估,反而只是告訴你,這個人在心中建構了一個合理的故事而已,並不代表這個故事是真的。主觀的自信是由人們建構出來的故事連貫性決定的,而不是由支持訊息的品質或數量來決定

簡單來說,只要不斷的幫自己編寫著自己是天縱英才的故事,拿著一件成功的故事說服自己,完全不管他人反面的看法,這個人就會有著對自己是天才的高度自信,就算他做了100 件事只成功了一件。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有人居然跟著相信這個故事。想要複製這個故事所謂的"成功經驗"。這種錯覺受到了專業文化的強力支持,我們知道人們對任何議題會有不可動搖的信心,不管這議題有多無稽,只要有一群人跟他一樣相信,他的信仰就會更加堅固,想想各大直銷團體,我們便可窺之ㄧ二。

擁有最多知識的專家,常常比較不可靠,原因是擁有比較多知識的人發展出一個強大的技術錯覺,變成不真實的過度自信
經建會主委管中閔說他對今年第 1季的經濟成長率概估為1.54%結果感到意外:「對我們來說,最大意外是民間消費為什麼少掉這麼多!」
看到這裡,管中閔的意外或許對我們來說一點都不意外了,專家級的過度自信是個很好的解釋。

當然,我們沒辦法避免系統一去建構一個漂亮的故事。但是,我們可以不斷的提醒系統二去阻擋這個漂亮個故事,虛心參考各種意見、接受反面看法、了解事件中隨機性的重要性、不看自己想看的數據,以大量數據證據說話,都是避免自己產生過度自信錯覺的可行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nything That's Worth Chatting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